颜磊:碳中和视角下的全国碳市场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之下,一直锦衣夜行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下子被推到台前,今年6月底,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启动运营,届时将超过欧盟,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在此背景下,中华环保联合会碳减排标准工作组组长、北京绿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碳交易总监颜磊在“2021(第十九届)水业战略论坛”上做了“碳中和视角下的全国碳市场”的主题分享。
来源:中国水网 整理:赵利伟
相关阅读
颜磊:碳市场如何为环保行业带来“额外”收益
生态文明逻辑下的“30·60”战略——环境产业该如何低碳发展?
如何构建低碳时代污水处理新格局?
赵华林:提供碳捕捉、减排技术及服务的企业将面临更大市场机遇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之下,一直锦衣夜行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下子被推到台前,今年6月底,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启动运营,届时将超过欧盟,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在此背景下,中华环保联合会碳减排标准工作组组长、北京绿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碳交易总监颜磊在“2021(第十九届)水业战略论坛”上做了“碳中和视角下的全国碳市场”的主题分享。
颜磊
碳中和目标起源于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自工业化以来,人类社会快速发展,在短短的200多年时间内将地球亿万年沉积的化石燃料开采出来并燃烧掉,排放的各类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温室效应也正让人类面临着地球生态系统难以挽回的损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认识到气候问题的严峻性,在联合国的框架下国家之间展开国际气候谈判,由此逐步形成了《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等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约束性文件,并一直秉持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来应对气候变化。
在以上国际协定的约束下,全球各国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需要进行温室气体减排,发达国家因为历史累计排放更多的原因,需要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进行了量化规定,发展中国家没有强制性约束。在后来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谈判中,出现了三个谈判阵营,包括欧盟急先锋,伞形国家(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和“中国+77国集团”,中国在国际上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减排压力。
2015年,全球175个国家共同签订《巴黎协定》,明确提出要在本世纪内使地球平均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并争取到1.5摄氏度之内,为此规定每个国家每5年要提交一次新的国家自主贡献;全球每5年进行一次盘点,对各国进行可量化的评估等等。中国作为缔约国之一,事实上已经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承诺2030年左右实现碳达峰。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也体现了中国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注入了强大的政治推动力。
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规划了八项重点任务,最后一项任务便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抓紧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等。即将正式启动运行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性市场化工具,同时它也是绿色金融体系下环境权益类交易产品之一。
1) 碳交易的机理
碳交易是总量控制下的交易(Cap-and-trade),类似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粮票,纳入碳交易体系的企业每年是有一定排放额度的。比如A和B两家高排放企业,初始配额均为一年一百万吨,经过一年的运行,A企业排放了110万吨,属于超排,需要购买短缺配额;B企业排放了90万吨,属于减排,可以出售富余配额,AB企业就可以通过交易来满足他们的需求。碳排放权交易所或环境交易所提供交易平台,给买卖双方提供撮合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交易,同时收取相应的交易佣金。
碳交易运行机理
碳交易可以通过市场使碳排放权的稀缺价值得以充分挖掘,使减排主体能够在信息更加对称的机制下对减排的投资收益予以决策,也可以最终使得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碳减排成本趋于均等化、全社会节能减排成本最小化。这便是碳交易能快速推行的原因。
2) 全球碳市场
从全球来看,碳市场发展较快,最早的碳市场在欧盟,目前欧盟碳市场已经步入第四阶段,配额总量为17-18亿吨;北美碳市场最早出现在加州,美国东北部九个州针对电力行业也推行了碳交易,加拿大魁北克省也有自己的碳市场,并且加州和魁北克两个市场已经互相连接形成一个跨国的碳市场;亚洲最早的碳市场是出现在日本的东京都和埼玉县,目前做得最好的是韩国,已于2015年1月1日正式运行了自己的全国碳市场;我们国家目前实际上还在试点阶段,早在2011年,国家发改委就推动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6年,福建碳市场启动。截至目前,试点碳市场交易总量达4亿多吨,交易额100多亿元人民币。
不同区域的碳市场,地区之间的减排成本并不相同,低成本地区的企业想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高成本地区也愿意以低于减排成本的价格购买区外配额,从这点出发,更大规模的跨国或洲际层面的碳市场就有可能实现。而事实上,像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非常稳定,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排放出来,温室效应都是一样的,因此,从物理属性上讲,不同地区的碳市场也完全可以连接到一起。目前加州和魁北克已经互连,欧盟和瑞士也已经连在一起,中日韩也在洽谈,目前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碳定价体系,还有一些地区正在或计划推行碳交易体系,未来全球碳市场建设仍将不断加快。
3) 国内碳市场现状与进展
事实上,我国已经开展了近10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探索,经历了起步到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颜磊现场展示了国内8大试点市场配额交易价格,“价格更多反映了地区的边际减排成本,边际减排成本越高,价格越高;又因为它是人为碳市场,从价格就可以看出政策的严格程度。”颜磊表示,价格最高的是北京,除了北京地区边际减排成本高以外,北京政策更为严厉,有上位法做支撑(北京人大立法),不配合的企业经过罚款之后都会拿出专门的预算完成碳减排的履约。
国内试点市场配额交易价格
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启动,我国碳市场首批纳入2225家发电行业(含自备电厂)的重点排放单位,排放总量超过40亿吨,占全国40%的排放比例。按照5%的CCER抵消比例,全国碳市场初期每年CCER需求量约为2亿吨/年,风电光伏、污水处理、污泥处理等行业领域,都可以产生CCER,供重点排放单位抵消履约使用。
CCER抵消机制
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简称CCER(China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是指依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经国家发改委备案并在国家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
目前中国碳市场中抵消机制主要是CCER抵消机制,它规定了抵消关系,一吨配额等于CCER,同时各试点均对碳市场CCER准入进行了一定限制,包括准入比例,每个试点定的比例不同,比如北京是5%,重庆8%,湖北是10%,另外对准入地域和准入类型也做了一些要求。
CCER是如何参与抵消的呢?比如某控排企业经第三方核查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10万吨,实际配额只有100万吨,配额存在缺口,企业需要购买10万吨配额来完成履约任务,否则会面临相应的惩罚,这时政府规定控排企业可以用初始核发配额的10%来抵消自己的配额缺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可以从市场上购买10万吨CCER来抵消自身的配额缺口用于履约。任何一个减排项目,只要开发出减排量来,都可以到市场上去出售。
“为什么控排企业愿意在开一个账户买CCER呢?”颜磊表示,“因为CCER价格相对配额便宜,这涉及经济学上的一个原理:配额是每年一核发,每年一清缴,供需比较平衡;CCER每年的需求量固定,比如北京五千万吨的配额总量,每年有250万吨的CCER固定需求,但全国的CCER项目只要开发出来了就可以源源不断向市场上供给,供给是大于需求的,所以CCER价格比较低。”以北京为例,配额价格90元,CCER价格是20-30元,控排企业肯定愿意购买价格更低的CCER来低成本履约。“放在污水处理行业上,如果在座各位污水处理厂用了一些污泥处理技术,减少了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开发出了减排量,就可以卖给需求方。”
另一方面,开发CCER要有技术支撑,若方法学选择错误,可能会直接导致CCER项目申请失败。与污水有关的方法学有15个,开发项目要经过严格的第三方审定。
CCER项目公示和备案平台公布的各阶段项目数量
以深能环保开发的污水处理沼气回收CCER碳资产项目为例,该项目使用了两个方法学,项目年总减排量预计 68,633 吨 CO2当量,按照目前20元/吨价格计算,每年可为业主带来1,372,660元收入,10年计入期13,726,600元。收益对于项目来说可以算是锦上添花,不做没有损失,但做了就会有一些额外收益,并且投入成本比起收益要小很多。
除了面向企业的B端的碳交易,目前通过互联网也将碳交易做到了面向C端的个人。面向个人碳排放做得最好的就是支付宝个人碳账户“蚂蚁森林”项目,该项目上线以来累计用户5亿多,种植真树超过1亿棵,减排超过1200万吨,成为全球碳普惠领域的标志性案例。
“北京绿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也在通过搭建个人碳交易账户的形式推行C端的个人减排,跳出蚂蚁金服“闭环逻辑”,从上到下由相关政府部门给与支持,从下往上通过社会资本采用商业化运行的模式,带动各互联网企业参与,推动C端碳交易。目前绿普惠正与微众银行合作,用区块链技术,以金融科技助力个人碳减排。”颜磊表示,未来将开设个人碳账户,通过各种激励的形式,提升用户环保行动力,带动每个人践行减排。“绿普惠致力于建立有中国特色、商业化运行、可持续发展的C端自愿减排交易体系,吸引更多关注环保的机构与公众积极参与,为碳减排贡献互联网科技力量。”
论坛精彩报道
王洪臣:总量达1000亿吨,污水资源化的重点方向在哪?灌溉!
厦门安越廖宝勇:保障排水“脉络”非开挖修复的“法宝”“利器”
合续环境李文生:城市贝斯TUNE六大特点解决城市分散式污水处理新需求!
凌志环保刘(Li)淑(Xue)琴:做老百姓自己的生活污水处理站
中节能国祯石小峰:走1+1>2混改路径,坚守3个“变与不变”
科友环保侯丹:碳中和背景下,HPB技术助力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千亿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运作在望!已储备各类项目80个左右
超70亿!侨银股份今日官宣拿下四大项目!
61亿中标!北排联合体拿下燕郊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染控制PPP项目
宜兴环保这几年
四月热文,欢迎点击阅读
再见,金源经开污水处理厂!再见,BOT时代?(22957)
快讯:威立雅和苏伊士宣布就合并达成一致(22826)
环境产业上市公司老板都是哪里人(19264)
2020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等11大榜单出炉(12757)
生态环境部等联合发布36个EOD模式试点项目名单(9555)
接班记——专访现象级环二代王鹏鹞(8836)
【国产工匠】陈良刚:超滤膜是一生的事业 一生最感恩两个人(8096)
鹏鹞环保王鹏鹞: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做一家特立独行的企业(6915)
纪录 | 宜兴的一代环保创业家(6756)
首届“双百跨越”标杆污水处理厂榜单发布 40座污水厂榜上有名!(6325)
北控水务李力:多维度解读环境产业的新阶段和新发展(6044)
李力:以管理赋能对抗企业熵增 希望与共同体共创共建(5860)
40000亿元修复40万座矿山,市场化矿山修复的过去与未来(5777)
光大水务安雪松:碳达峰、碳中和时代下,水务企业的战略思考(5144)
江苏省首个污泥干化项目:投产10年,贡献3万吨能源,实现负碳排(5135)
20+央企国企齐聚环博会,环境产业格局变了?(5042)
备注:括号内为阅读人数,统计时间截至5月6日15:22
“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汪女士微信:zp234268。
编辑 |汪茵、赵利伟
统筹 | 李晓佳